一、修訂《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管理暫行辦法》的背景及主要考慮是什么?
《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管理暫行辦法》實施以來,對推進我區(qū)產業(yè)轉型、提升整體發(fā)展水平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該管理辦法每兩年修訂一次,從上一次修訂至今,發(fā)現該辦法存在一些不適應當前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情況,部分問題也是裝備企業(yè)多次反映的,為此我處對《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管理暫行辦法》(內工信裝工字〔2022〕6號)進行修訂。
二、相比之前,修訂了哪些內容?
(一)刪除了部分內容,共4項。
1.刪除了原文第五條(四)中“通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部門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的性能參數檢測(經核實,無相應檢驗檢測機構的,以產品合格證和用戶使用報告為準)”;
2.刪除了原文第五條(五)中“中試后首年度實際銷售額不低于50萬元的首批次應用項目”;
3.刪除了原文第八條“(二)兩名以上非本單位并具有相關專業(yè)高級專業(yè)技術職稱專家出具的首臺套(首批次)推薦函,同時提交推薦專家簡介”;
4.刪除了原文第八條“(六)相關中介機構出具的上一年度企業(yè)財務審計報告,新建企業(yè)應提供當年財務報表”。
(二)修改了部分內容,共5項。
1.將原文第五條(一)中“申請單位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境內注冊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(yè)”改為“申請單位應為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境內注冊的企業(yè)”;
2.將原文第六條“企業(yè)研制開發(fā)的僅限于自用的設備、材料不屬于首臺套、首批次認定范圍”改為“屬于下列產品之一的,不列入認定范圍:(一)僅限于自用的產品。(二)代工生產或以外購元器件、零部件、原料等散件組裝導致關鍵設備及部件自主化明顯不足的產品”;
3.將原文第八條“(三)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復印件”改為“(五)營業(yè)執(zhí)照副本復印件”;
4.將原文第八條“(五)……質監(jiān)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……”改為“(八)……產品質量檢測報告……”;
5.將原文第十三條“參與認定評審工作的專家如泄漏認定產品的技術秘密、非法占有申請單位的科技成果、出現重大失誤且造成重大損失的,依法追究責任”改為“承擔認定評審工作的第三方機構在評審過程中出現失誤的,三年內不得參與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的認定工作;出現重大失誤且造成重大損失的,依法追究責任”。
(三)新增了部分內容,共4項。
1.在原文第八條加入“(六)近三年未發(fā)生較大安全、環(huán)保和質量事故的承諾書”;
2.在原文第八條加入“(九)產品價值證明(可以證明產品價值的采購合同、采購協議或產品交付通知等)”;
3.在原文第八條加入“(十)產品定型實驗報告、
產品定型意見或其他可證明產品研制完成時間的證明”;
4.在原文第八條加入“(十一)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”。
(四)調整了部分內容順序,共2項。
1.對原文第八條(一)進行了細化,并規(guī)范了材料名稱,將“(一)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套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認定申請報告書(附件1)、內蒙古自治區(qū)首臺套、首批次認定申請表(附件2、附件3)、內蒙古自治區(qū)首臺套、首批次申請材料真實性承諾書(附件4)”調整為“(一)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申請報告書(見附件1)。(二)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首批(次)認定申請表(見附件2)。(三)內蒙古自治區(qū)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申請表(附件3)。(四)內蒙古自治區(qū)首臺(套)、首批(次)申請材料真實性承諾書(見附件4)”;
2.將原文第八條“(四)知識產權權益歸屬和自主品牌狀況的有效證明文件……合作開發(fā)的合同或協議”調整為“(七)知識產權權益歸屬和自主品牌狀況的有效證明文件……合作開發(fā)的合同或協議”。
三、《內蒙古自治區(qū)技術裝備首臺(套)、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(次)認定管理暫行辦法》中,申報產品須達到的價值的依據是什么?
原文第五條(五)“首臺(套)成套設備價值在80萬元/套以上,單臺設備價值在10萬元/臺以上;首批(次)零部件價值在2萬元/噸以上,首批(次)新材料價值在1萬元/噸以上”中的產品價值,是在充分走訪調研、征求相關企業(yè)意見的基礎上設定的,此項在暫行辦法設立之初,一直沿用至今,在征求意見時,也無企業(yè)提出異議,因此繼續(xù)沿用,未作修改。